
新材料是“中国制造2025”计划的一大主要攻坚方向,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,玻璃纤维正在快速扩容。随着5G商用的持续推进,对PCB的需求量明显提升,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及带来的服务器需求放量,将成为短期驱动PCB市场增长点的最大动能,而无人驾驶、AI应用等都为PCB提供了长期的需求支撑,电子领域未来大概率会为玻纤带来增量市场。北京研精毕智对玻璃纤维行业进行了深度的分析。
1、行业政策
2019年工信部发布《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(2019版)》,其中提出将高硅氧玻璃纤维制品、无硼高性能玻璃纤维、电子级超细玻璃纤维纱、HS6高强玻璃纤维列为关键战略材料。2020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《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》,鼓励玻璃纤维企业向具备能源。资源、或市场优势的地区进行转移;彻底淘汰陶土坩埚玻璃拉丝生产工艺与装备,鼓励发展高强、高模量、耐碱、低介电、高硅氧、可降解、异形截面、复合纤维(玻璃纤维与热塑性树脂复合)等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。
2、市场产量
我国玻璃纤维纱的产能、技术、产品结构,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根据北京研精毕智的市场报告中公布的数据,我国玻璃纤维纱产能及产量保持稳定增长。2020年中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约540万吨,2021年总产量增长至620万吨左右,同比增长约15%。预计2022年玻璃纤维纱产量将达到700万吨以上,年复合增长率约11%。
3、竞争格局
从玻璃纤维的市场格局看,中国巨石、泰山玻纤、重庆国际占据60%以上的市场份额,其中,中国巨石市场份额最高,在30%以上,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占比分别为15%、13%。其次是山东玻纤和长海股份,占比为7%和4%,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共占比不到30%。
4、生产结构
从市场生产结构看,中国玻璃纤维纱产量构成包括池窑纱和坩埚纱。池窑纱产量占玻纤纱产量的90%以上,坩埚纱占比不到10%。据北京研精毕智统计,2020年我国池窑纱总产量在500万吨以上。
5、下游需求分布
玻璃纤维下游应用广泛,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建筑、管罐、汽车、交运、电子、风电等领域。其中,建筑领域需求占比最高,达35%,其次是管罐、交通、电子、风电,占比分别为20%、15%、12%、5%,其余领域占比约13%。
6、进出口情况
从进口情况看,2020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总量约19万吨,2021年增长至约18万吨,同比下降3.3%。出口方面,2020年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为130万吨左右,受疫情影响,海外玻璃纤维及制品消费市场需求强劲,2021年增加至约170万吨。
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(北京研精毕智英文简称”XYZResearch“),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。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,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,包括市场空间、竞争格局、市场进入策略、用户结构等,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,市场策略、销售结构、战略规划等,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。